約伯記簡介:認bat 約伯記chit本經冊應該有ê認bat 關於約伯記chit本經冊 舊約聖經中有三本被列為「智慧文學」ê作品,chit三本就是「約伯記」、「詩篇」、「箴言」等,有時mā kā「傳道書」kah「雅歌」khǹg tī智慧文學之列。 所謂「智慧」,tī舊約聖經中,一般來講thang tùi兩個方一向認bat: 1.生活經驗累積所得tio̍h ê心得結晶。親像箴言就是真典型屬tī chit類ê智慧。 2.真實地認bat上帝,對上帝頭尾抱tio̍h敬畏ê心,知影上帝是絕對thang信ê。約伯記就是chit種典型ê作品。 Á tī chiah-ê智慧文學ê經冊中,koh以「約伯記」siōng受注目,引起ê討論mā siōng chē。當然引起討論ê主要因素真chē,其中一個時常被提起ê問題是:上帝怎樣會許可撒旦去試探對祂忠心ê僕人約伯?上帝m̄-nā無保護約伯,iáu hō͘撒旦二次向約伯下手「重罰」(參考一:12、二:6),上帝án-ne做對mah?雖然後來約伯有得tio̍h上帝ê「補償」,m̄-koh,,除了財產上ê加添外,原先ê gín-á已經死去,而現在雖然mā得tio̍h kah原先仝款ê七個kiáⁿ兒、三個cha-bó͘-kiáⁿ,m̄-koh,,對原來十個gín-á ê往生,in ê死是非常無辜ê,後來即使已經koh補償了十個,m̄-koh並無甚麼特別ê意義。因為現在ê chit十個已經m̄是原來ê hit十個ā!畢竟性命是無法度取代á是更換ê。因為án-ne,延伸出來幾個不時被提起ê問題,mā是chit本冊討論ê中心主題。 Chit本經冊討論ê中心主題 1.約伯記深入探討人kah上帝ê關係:人是m̄是真正ē-tàng lóng無所求來信靠上帝?Tī痛苦kah極度sàn-chhiah ê生活中,猶原會對上帝忠心,而bē失落對上帝ê忠實?約伯記ê答案是可能ê。希伯來書ê作者mā án-ne kā咱講,ài咱ē-tàng堅忍chiah-ê圍繞tī咱性命中ê苦難(參考希伯來書十:32—39)。使徒保羅就講伊是kā一切目標放tī天頂,一世人ê時間lóng在學習、追求,因為伊認為基督徒應該家己認為「天頂ê公民」,一心ǹg望ê乃是永恆ê性命(腓立比書三:12—14、20),m̄是目睭前可見、thang摸tio̍h、thang改善ê境遇。Á tio̍h注意ê是:當使徒保羅teh講目標放tī天頂,得tio̍h天頂ê賞賜ê時,chiah-ê lóng是一個人死後離開世界以後ê事,卻m̄是現實世界ê可見、thang摸tio̍h、thang改變ê境況。 2.上帝是全能ê mah?如果是,祂怎樣會創造出撒旦,koh許可撒旦來試探人?m̄-koh chit種問題koh kah傳統去教會所傳講ê聖經信息有差異;傳統去教會教導信徒認bat ê上帝是全能ê,tī祂,無「無可能」ê事(參考創世記十七:1、廿八:3、三十五:11、四十三:14、四十八:3、四十九:25,出埃及記六:3,以賽亞書十三:6,耶利米書三十二:17,約珥書一:15,馬可福音十:27,路加福音一:37)。Á tī約伯記單單teh描述上帝是一個全能ê上帝,就chē kah三十一pái。既然án-ne,上帝為甚麼不kui氣kā撒旦消除,án-ne人類世界就無koh會有苦難,kám m̄是? 3.上帝是公義ê mah?若是,好人受苦koh kā怎樣解釋?好人為甚麼會tú-tio̍h苦難?聖經mā是教導chit位創造宇宙萬物ê上帝是公義ê(參考出埃及記九:27、詩篇十一:7、一一九:137、一二九:4、一四五:17,以賽亞書四十五:21,耶利米哀歌一:18,西番雅書三:5,希伯來書六:10,約翰一書一:9)。M̄-koh先知耶利米就bat對上帝ê公義有懷疑而提出疑問講:「pháiⁿ 人ê 路ná 會興通?大行(kiâⁿ)詭詐ê ná 會得tio̍h 平安?(全民版)」(耶利米書十二:1)而同樣ê chit-ê問題mā一直出現在約伯kah伊三位朋友ê對話中。其實仝款ê問題mā tī真chē人ê心中迴盪tio̍h。Siōng常聽tio̍h ê問題lóng是:為甚麼chit種災難(苦難)會發生tī我ê身上? 4.人可能是無辜受苦,表示世上mā有好人,並m̄是全然lóng是pháiⁿ人。M̄-koh聖經卻講所有ê人lóng是pháiⁿ人,tī上帝ê眼中無一個好人(參考創世記六:5,詩篇十四:1—3,列王記上八:46,詩篇一四三:2,傳道書七:20,羅馬書三:10—12)。約伯記會án-ne深入人心,正因為它就是tī說明有一個好人—約伯,伊ê性命tú-tio̍h了極大苦難,而這苦難koh kah上帝ê「旨意」有密切關係。 約伯記ê作者用三個約伯ê朋友呈現出chit種問題,反覆kah約伯討論。約伯ê三位朋友是採傳統ê思考方向,而約伯則採取反面思路,成做雙方辯論ê主軸題材。 另外一方面,真chē人希望tùi約伯記得tio̍h一個答案:怎樣面對苦難chiah會ē-tàng像約伯仝款,體會tio̍h「我早前耳孔聽tio̍h 祢,taⁿ 我ê 目睭看tio̍h 祢。(全民版)」(約伯記四十二:5)約伯會講出chit句話,表示伊已經非常清楚家己受苦難ê原因。M̄-koh,若詳細讀此經冊,並無如仝一個般人所期待ê,有明確解答苦難ê問題。即使是án-ne,約伯記之所以吸引讀者ê原因iáu有一點,乃是看tio̍h約伯chit-ê受苦ê人,敢kah上帝抗辯。聖經中記載人敢對上帝抗辯ê例有kúi-nā則,親像:約拿、列王記上第十九章記載有關先知以利亞ê求死、耶利米書第二十章7到18節先知耶利米埋怨上帝,以及馬可福音第十五章34節記載耶穌tī十字架上大聲hoah「上帝為甚麼棄sak」伊……等等,chiah-ê lóng thang看出苦難ê性命中,人對上帝提出抗辯ê情形。性命有苦難,thang直接對上帝申訴,詢問上帝,上帝必定會回答人對祂ê質疑地。上帝m̄是默默不出聲,mā m̄是免chhap人性命tú-tio̍h ê苦難,上帝teh看,mā會審判,祂知影所有ê一切。 是甚麼人所寫?伊tī甚麼時chūn寫chit本經冊? 到底是甚麼人寫chit本經冊?這一直是聖經學界iáu teh研究ê問題。唯一比較thang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ê意見是:作者乃是一位以色列人,而且是一位真有智慧ê人,這thang tùi冊中看出作者真用心地藉tio̍h約伯和伊ê三位朋友ê對話中,teh詮釋以色列人民心目中ê上帝。雖然mā有人認為chit本經冊ê作者是摩西,理由是其中有kóa詞句ê用法mā出現在「摩西五經」中。M̄-koh chit種講法並無被普遍接受,原因是經冊內並未提起猶太人ê禮儀、風俗、律法等chit方面ê規定。 Koh講,有kóa學者認為經冊ê寫作格式kah箴言ê格式仝款。因為án-ne會比較傾向認為作者是一位飽學之士,伊真有系統地整理當時非常流傳ê「約伯故事」,tī淪亡巴比倫ê時代,mā就是tī「以西結ê時代chìn前」,留落來記錄。 所謂「tī以西結ê時代chìn前」Chit句話,就會牽涉tio̍h chit本書寫作ê時間。Tī以西結第十四章14節有chit種一句話: 「即使挪亞、達尼niâ,kah約伯三個人lóng tòa tī hia,in ê義行mā只有ē-tàng救家己。」 Iáu有仝一個章第20節mā án-ne記載:「我—至高ê上主指我永恆ê性命chiù-chōa,即使挪亞、達尼niâ,kah約伯lóng tòa tī hia,in mā無法度救家己ê kiáⁿ兒;in ê義行只有ē-tàng救家己。」 這表示以西結mā知影約伯ê故事,因為án-ne,tī主前第六世紀chìn前chit本經冊裡ê故事應該已經普遍tī以色列民間流傳tio̍h,若無,以西結bē用之來當做教材勸勉、警告以色列人民。 不過,流傳ê故事kah寫落來ê時間往往會有一段距離,有kóa聖經學者認為kā約伯記ê故事記錄落來,應該是tī被俘虜、充軍了後,因為he是以色列人民遭遇tio̍h空間ê大變動,大家tī受掠ê環境中一直反省:為甚麼上帝ê選民會淪落為奴隸?án-ne in祖先kah上帝之間ê「永遠之約」kā怎樣解釋?kui本經冊中充滿tio̍h chit種省思:上帝是m̄是bē記得「約伯」?Ná親像詩篇ê作者所描述ê,上帝可能已經bē記得以色列人民(參考詩篇第十三篇:1、四十四:23—26)。Á冊中ê「約伯」其實就是以色列人民ê化身。 M̄-koh chit種觀點mā被質疑地,認為類似約伯ê故事chit種悽慘ê性命經驗,並m̄是只出現在以色列人民淪亡到巴比倫充軍、奴隸,卻是人類性命共同ê經驗。尤其是án-ne ê省思tī主前第七世紀了後就已經非常流行,對tī性命ê苦難,雖然採取絕對bē妥協ê態度,m̄-koh面對現實ê境遇soah koh真無奈,因為人無法度改變現狀。 總結來講,約伯記真可能是一本逐年thiám記落來ê,時間跨越非常久長。可能tùi所羅門王時代,直到受掠回鄉了後。咱甚至thang án-ne講:約伯記是出現在每一個時代ê作品。 作者寫chit本經冊ê目的kah信息 「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」chit種觀念普遍深植tī人ê心中,約伯記ê作者顯然有意思beh phah破chit種觀念,beh kā讀者講,人通常ê經驗是:pháiⁿ人享受福氣,好人常常事事不順,甚至是災禍連連。如果細讀chit本經冊,就會發現作者就是一直teh努力解釋chit-ê問題:為甚麼好人會遭遇tio̍h苦難?這mā是作者寫chit本經冊ê主要目的。因為án-ne,thang án-ne瞭解:故事發生tī一個完全信靠上帝ê家庭,家庭裡ê成員lóng是有堅定ê信心信靠創造ê上主。M̄-koh家庭卻發生了極大變故,tī chit事件中間,家庭ê成員lóng teh討論到底是為甚麼會發生chit種大災禍?到底是甚麼人犯罪hō͘厝裡tú-tio̍h大災難(參考約書亞記第七章)?如果一個人確實是無辜ê,án-ne,koh怎樣會講上帝是一個「公義ê上帝」?因為tī祂管理ê世界中,mā存在「無公義」ê現象。 Koh講,「忌邪ê上帝」竟然會許可邪惡存在,這若m̄是上帝ê無ē-tàng,至少mā有表示上帝m̄是全能者。透過約伯kah三位朋友之間ê對話,以及以利戶ê「獨白」,作者努力beh kā隱藏tī人心內中ê giâu疑表達出來,並且期待ē-tàng chhōe chhōe-tio̍h答案。 綜觀chit本經冊就會發現,作者並無chhōe-tio̍h答案,因為上帝並無回答約伯所提出ê問題,卻是指引約伯去看kui個宇宙、世界,並且強調:人如果對kui個浩瀚ê宇宙lóng bē明白,beh明白上帝對每一個人性命創造ê意義,是真困難ê。 另外一點:當人認為家己是「無辜者」ê時chūn,是根據家己ê經驗、價值判斷、是非、好bái等準則來講ê,chit-ê層次kah上帝之間顯然有極大ê cheng差。Tú親像先知以賽亞所講ê: 「上主講:我ê 念頭m̄ 是lín ê 念頭,lín ê 路m̄ 是我ê 路。因為天án 怎khah koân 地,我ê 路mā án-ne khah koân lín ê 路,我ê 念頭khah koân lín ê 念頭。(全民版)」(以賽亞書五十五:8—9) M̄-koh,約伯記作者mā說明一項非常重要ê信息:上帝並無冤屈人,人性命ê苦難,並無代表是來自上帝ê懲罰,卻是誘惑者試圖引人棄sak上帝、痛恨上帝。約伯ê性命所彰顯siōng珍貴ê一點是:即使tī he樣困境中,雖一再向上帝投訴家己無應該受tio̍h chit種苦難,約伯卻從來無棄sak上帝,卻是一再相信上帝會證明伊是無辜ê(參考約伯記十三:18、十四:13—17、十六:19、十九:25—27、廿三:7)。約伯對上帝ê絕對óa靠,堅持相信上帝到底,這是伊所表現出來siōng重要ê信息(參考雅各書五:11)。新約希伯來書ê作者mā提出chit種信息(參考希伯來書十:32—39、十一:35b—40)。 如果細膩思考約伯記ê內容,就會發現約伯記中所呈現出來ê,就是「人ê焦慮、人ê痛苦,以及性命ê奧秘」。 約伯記chit本經冊ê特色 約伯記之所以廣受喜愛,siōng主要有幾點: 1.作者透過約伯teh表明:傳統對性命ê觀念—宿命觀—m̄是正確ê,m̄是凡事lóng逆來順受,應該tio̍h勇敢向苦難ê運命挑戰。 約伯就是勇敢向chit種傳統態度挑戰ê一個受難者。約伯記ê作者一再傳出chit種信息:人受苦,並一定kah犯罪有關。Chit點久長以來一直是以色列人民ê觀念。耶穌基督ê教導中mā提出chit種質問,就是有人kā耶穌講講:「有kóa加利利人teh向上帝獻祭ê時chūn被彼拉chē殺害。」耶穌基督ê回答是:「因為chiah-ê 加利利人受chit 款ê 殺害,lín 想講in 比眾加利利人犯khah 重ê 罪,是無? 我kā lín 講,m̄ 是。Lín若無悔改,lóng 會親像án-ne 滅亡。 Á 是 lín 想講 hō͘ 西羅亞 ê 塔倒落來 teh死hit 十八個人,in 比其他tòa tī 耶路撒冷ê 人犯khah 重ê 罪,是無?我kālín 講,m̄ 是。Lín 若無悔改,lóng 會親像án-ne 滅亡。」(全民版)」(路加福音十三:2—5)。 約伯ê朋友lóng認為:一定是約伯犯罪激怒上帝,chiah會tú-tio̍h án-ne大ê災禍。Á約伯堅決不接受chit種推論,伊甚至用尖銳ê語氣反駁chiah-ê想beh安慰伊ê朋友,講in ê作為根本就比伊iáu差(十二:1—3、十三:2、5、十六:1—5)。 2.作者認為人應該為家己所做ê事負責,同時tio̍h勇敢向上帝申訴家己所受ê冤屈。 有真chē人勇tī對傳統ê價值觀念提出挑戰,m̄-koh若是beh向上帝提出申訴,á是「挑戰上帝」,一般人lóng m̄敢án-ne大膽。Á約伯記ê作者則kā讀者講,mài驚向上帝申訴、挑戰,只要家己願意對家己所做ê事負責,就應該ài有chit種勇氣。 其實,在先知ê文獻中,mā不時thang看tio̍h眾先知對上帝提出抗議,親像先知耶利米就問上帝,如果差遣伊去傳上帝ê信息,án-ne,上帝為甚麼iáu hō͘伊受tio̍h威脅?hō͘伊感覺出世ê日子根本就m̄是祝福,卻是詛咒,若無,伊bē受tio̍h chit種污辱(參考耶利米書二十:7—18)。先知哈巴谷mā án-ne質問上帝: 「上主ah, 我大聲hoah, 祢無teh聽,tio̍h 到tang 時?我因為強暴叫苦,祢 iáu 無 beh 來拯救。祢 ná 會 hō͘ 我看tio̍h 罪惡?橫逆ê tāi-chì,祢ná 會恬恬teh 看?毀滅kah 強暴tī 我面前,相爭、相phah lóng teh 發生。因為án-ne,律法放鬆,無行公平;pháiⁿ 人圍困義人,所以審判無正直。(全民版)」(哈巴谷書一:2—4) 約伯記ê作者是比chiah-ê眾先知ê作法koh khah大膽,伊想直接上訴到上帝hia,kah上帝對話,問問上帝:為甚麼性命有苦難?如果真正是家己犯罪,án-ne,就會勇敢承受所受ê懲罰,如果m̄是,伊beh向上帝討回公平ê審判。 3.作者表達出對上帝創造ê大自然ê喜愛,而且koh-khah有意思ê是,tùi大自然中,人所看tio̍h ê,kah上帝所beh呈現ê有cheng差。 約伯記ê作者用真chē ê篇幅teh描述自然界ê偉大、美,上自天頂ê星辰、氣候景象,路上ê羚羊、駿馬、獅等野獸,下到海裡ê海怪、河馬等等。M̄-koh因為人mā是受造者,看仝款ê受造物,kah造物者上帝ê觀點cheng差非常大。因為án-ne,觀點差異極大,tùi第三十八章到第四十一章,是上帝用祂所造ê大自然界來回答約伯ê話,結果約伯啞口無語,終其尾講出:「以前我聽別人談論你;現在我親眼看見你。」(四十二:5)。 Mā thang án-ne看約伯記 1.約伯記其實mā是一齣戲;上帝乃是扮演tio̍h「試探者」á是「控告者」ê角色,chit-ê角色就ná親像是「撒旦」仝款,teh挑戰tio̍h「約伯」,伊ê角色乃是一個tī信仰上非常有「深度」ê人,成做上帝ê「對手」。上帝挑戰伊,並m̄是因為約伯想beh扮演tio̍h上帝ê角色而挑戰伊,卻是因為kā約伯當做可敬、可愛ê對手,而用「賞識」(含有歡喜ê意思)ê態度來挑戰約伯。Ná親像hit位來問耶穌怎樣才能得tio̍h永恆性命ê財主,耶穌真賞識伊ê回答,「心內真喜愛伊」,然後繼續「挑戰」伊,結果chit位財主就不堪一擊而kiu-kiu(參考馬可福音十:21—22),實在可惜。 2.約伯記mā提供給另外一個思考ê空間:有亮光ê所在,並無表示烏暗就消失了,卻是變kah少,它iáu是存在tio̍h;有歡喜、滿足ê時chūn,並無表示哀傷、空虛就無了,卻是暫時停止罷了。 3.約伯記mā有另外一個主題貫穿插kui本經卷,he就是「到底上帝是一個怎樣ê上帝」?Chit-ê問題一直是每一個時代ê人lóng tī無停討論ê問題。因為chia所呈現ê上帝kah人想像以及希望得tio̍h ê真無仝款。約伯記ê上帝kah-ná是一個「冷漠、無情」ê上帝,kah hiah-ê人所期待ê:tī苦難中祈求,祂就出現ê上帝cheng差真遠。特別是tī he些無辜者ê心目中,無法度明白上帝到底是怎樣ê上帝?上帝kah-ná對人無辜受害lóng無憐憫。 4.Kui本約伯記就是tī結構Tī兩個主題之下: 一是人對上帝ê信仰態度,應該是達到「無利thang圖」ê階段chiah是正確。 會有án-ne信仰境界ê人,伊信上帝,是因為上帝乃是賞賜性命ê主,人所擁有ê一切lóng是來自上帝ê恩賜。因為án-ne,除了感謝之外,別無所求。撒旦就是tùi「有利可圖」切入(參考約伯記一:9),teh代表人tī信仰上ê態度kah上帝對抗,並且質疑地上帝就是以「有利可圖」來維持人kah祂之間ê關係。M̄-koh tī約伯ê身上,上帝否定了撒旦chit種觀點,並且以約伯來證明確實有像約伯chit種人,信仰非常真實,並m̄是因為「有利可圖」chiah信靠上帝。 二是當人有真實ê信仰了後,就會明白上帝對人乃是「lóng無所求」。 因為上帝乃是個富有ê上帝,祂lóng無條件地kā所有ê一切lóng賞賜hō͘人類了,人類所擁有ê一切mā lóng是上帝所hō͘ in ê。因為án-ne,上帝並無會要求人類hō͘祂甚麼,因為人類所ē-tàng hō͘ ê,原本就lóng是屬上帝ê。上帝會賞賜hō͘人類ê一切,只因為為祂是疼ê上帝(參考約翰一書四:8、16)。約伯記作者用第三十八到四十一章等篇幅,描述上帝透過生活環境所ē-tàng認bat、接觸tio̍h ê一切,hō͘約伯明白,所有chiah-ê lóng是上帝lóng無條件賞賜hō͘人類,因為án-ne,上帝既然是án-ne lóng無條件賞賜hō͘了人類所有ê一切,祂根本bē koh再對人類要求甚麼。這mā就是約伯記tī第四十二章5到6節中,約伯最後講出家己對上帝有明確ê認bat,chiah發覺以往tī苦難中間埋怨上帝是無正確ê,tùi án-ne深覺見笑而「坐tī塵土kah爐灰中懺悔」。 Chit本經冊ê大綱 1. 第一章1節到第二章13節:前言kah紹介。 2. 第三章1到26節:約伯ê申訴。 3. 第四章1節到第十四章22節:約伯和三位朋友第一回合ê對話。 4. 第十五章1節到第廿一章34節:約伯和三位朋友第二回合ê對話。 5. 第廿二章1節到第廿七章23節:約伯三位朋友第三回合ê對話。 6. 第廿八章1節到28節:對智慧ê歌頌。 7. 第廿九章1節到第三十一章40節:約伯最後ê陳述。 8. 第三十二章1到三十七章24節:約伯另外一位朋友以利戶ê獨白。 9. 第三十八章1節到第四十二章6節:上帝回答約伯。 10. 第四十二章7到17節:故事ê結尾。 |